首页 资讯 正文

库伦旗:科技赋能插秧忙 万亩稻田展新姿

体育正文 123 0

库伦旗:科技赋能插秧忙 万亩稻田展新姿

库伦旗:科技赋能插秧忙 万亩稻田展新姿

水满田畴秧苗青,插秧(chāyāng)时节农事(nóngshì)忙。连日来,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各地抢抓农时开展水稻插秧作业,广袤田野间,机械轰鸣与农民劳作的身影相互交织,一幅现代农业生产的壮丽画卷正徐徐(xúxú)铺展,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(jiānshíjīchǔ)。 在库伦旗(kùlúnqí)库伦镇(zhèn)三家子嘎查水稻(shuǐdào)种植基地,“科技(kējì)+农耕”的生产模式令人眼前一亮(yǎnqiányīliàng)。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,无人机载着秧苗低空飞行,在智能航线规划系统的引导下,精准地将秧苗投送至插秧机旁。相比(xiāngbǐ)传统人工运送(yùnsòng),作业效率提升超35%,缩短了插秧周期。库伦旗库伦镇三家子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张峰介绍说:“往年插秧需要7到10天,今年预计一周就能完成。今年我们又扩大了30亩种植面积,200亩水稻亩产800斤,总产量18万斤(wànjīn),今年有望突破20万斤!” 农户忙着进行(jìnxíng)水稻插秧(梅英 摄) 这片生机勃勃的稻田,曾经却是另一番景象。三家子嘎查200余亩甸子地因连年多雨导致低产低收,100多户农户收益受到影响。2021年,在包联单位华夏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的帮扶下,该村通过土地流转模式实施水稻田(shuǐdàotián)改造(gǎizào)项目,把低效(dīxiào)农田改造成优质(yōuzhì)稻田,带动村集体经济(jítǐjīngjì)年增收70万元,实现农户增收与集体发展双赢目标。 良种(liángzhǒng)是(shì)丰产的根基,技术是丰收的保障。在库伦旗茫汗苏木毛敦塔拉嘎查的稻田里,种植户海龙一家正忙着搬运秧苗、操作插秧(chāyāng)机,嫩绿的秧苗被(bèi)整齐地栽入田中(tiánzhōng)。今年,在通辽市民委老科协农技专家塔木(tǎmù)扎布的指导下,海龙首次尝试种植通优1号水稻品种(pǐnzhǒng)。从(cóng)育苗阶段的精准控温、插秧环节的合理密植,到(dào)田间水肥管理(guǎnlǐ),塔木扎布全程跟进、现场指导,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。“多亏了塔木老师手把手指导,从选种、育秧到插秧,每个环节都教得非常细致。”海龙介绍,去年他家50亩水稻亩产超过1000斤,总产量达55000斤,收益约10万元。“今年换了新稻种,各项管理措施也更加科学,要是收成好,明年还要接着种。”海龙对今年的收成充满期待。 种植户海龙进行插秧作业(梅英 摄(shè)) “种水稻,细节决定成败。”在田间,通辽市民委老科协会长塔木扎布正耐心地向种植户传授种植要(yào)点,“整地一定(yídìng)要平整,否则会影响产量;插秧前一周要灌水,并(bìng)打好封闭除草剂;底肥要施足,严格把控插秧密度,沙漠水稻每穴3株即可,黑土地每穴不(bù)超过5株,这些细节直接关系(guānxì)到最终产量。” 近年来,库伦旗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,通过引进优质新品种、推广创新种植技术,不断提升水稻(shuǐdào)种植效益。2025年,全旗(quánqí)水稻种植面积达1.1万亩,预计稻谷总产量4400吨。目前,全旗水稻插秧工作正稳步推进,预计将于6月中旬全部完成,为(wèi)全年(quánnián)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(梅英 代琴(dàiqín)) 更(gèng)多精彩(jīngcǎi)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。
库伦旗:科技赋能插秧忙 万亩稻田展新姿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